一、假肢和矯形器的區(qū)別在哪里
1、性質不同
(1)假肢就是用工程技術的手段和方法,為彌補截肢者或肢體不完全缺損的肢體而專門設計和制作裝配的人工假體,又稱“義肢”。
(2)矯形器是指裝配于人體四肢、軀干等部位的體外器具的總稱。
2、作用不同
(1)假肢主要作用是代替失去肢體的部分功能,使截肢者恢復一定的生活自理和工作能力。
(2)矯形器
a、穩(wěn)定與支持:通過限制肢體或軀干的異常運動來保持關節(jié)的穩(wěn)定性,恢復承重或運動能力。
b、固定與矯正:對已出現(xiàn)畸形的肢體或軀干,通過固定病變部位來矯正畸形或防止畸形加重。
c、保護與免負荷:通過固定病變的肢體或關節(jié),限制其異?;顒?,保持肢體、關節(jié)的正常對線關系,對下肢承重關節(jié)可以減輕或免除長軸承重。
d、代償與助動:通過某些裝置如橡皮筋、彈簧等來提供動力或儲能,代償已經失去的肌肉功能,或對肌力較弱部分給予一定的助力來輔助肢體活動或使癱瘓的肢體產生運動。
二、假肢有哪些分類
假肢可以按結構、功能、裝配時間、截肢部位、動力來源以及選用材料來分類。但是最常用的分類方法是按截肢部位來分成上肢假肢和下肢假肢。
1、上肢假肢
制作假肢的材料主要是鋁板、木材、皮革、塑料和金屬機械部件。一個良好的假肢必需具備功能好、穿用舒適方便、輕便耐用和外觀近似健肢等條件。在我們所有使用的諸多假肢中,根據(jù)其使用的目的、部位、以及假肢的控制系統(tǒng),有許多不同的分類和名稱,以下將經常使用的和比較先進的假肢做一簡要的介紹。
(1)裝飾性上肢假肢:這種假肢沒有從事工作和生活自理的功能,主要作用是彌補上肢外觀和維持肢體的平衡。主要用于上臂高位截肢和肩關節(jié)離斷、肩胛帶離斷者。
(2)工具手:是專為上肢截肢者設計制作的,主要由兩大部分組成。一是安裝在殘肢上的臂筒,臂筒被固定在殘肢上,臂筒的末端有工具銜接器。二是各種各樣勞動工具和生活用具,如錘子、螺絲刀、挫刀、多用途鉤子等勞動工具,牙刷、匙子等生活用具。通過銜接器,可以根據(jù)需要隨時更換各種工具和生活用具,在一定程度上恢復病人的工作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但是工具手沒有人的正常肢體外形,使用范圍也很受限制。
(3)牽引式機械假手:這種假手又稱為機動假手和機械假手,是人手的一種替代物。這種假手是靠使用者自身殘肢和健肢的協(xié)調動作,帶動牽引索,操縱并控制假手的張開和握住,實現(xiàn)抓握提取物件的動作。這種假手主要適用于前臂和上臂殘缺者。由于它構造簡單,性能可靠,便于掌握,使用方便,價格較低,在國內使用較普遍。
(4)電動假肢;電動假肢是外動力式假肢,它靠小型機電驅動系統(tǒng)來完成假手各關節(jié)預定的動作,使傷殘者基本上能滿足生活自理,以致參加適當?shù)墓ぷ?。此種假肢適合于前臂甚至全臂缺損者使用。
電動假肢是由機電驅動系統(tǒng)、控制系統(tǒng)、殼體三部分組成。機電驅動系統(tǒng)靠微型電池提供能源,控制系統(tǒng)是靠觸壓式微動開關來開關電路,發(fā)出控制信息操縱機電驅動系統(tǒng)完成動作。殼體則是整個假肢的外形。
(5)肌電假肢:肌電假肢是一種由大腦神經直接支配的外動力型假肢。它是精密機械、微電于技術、材料科學和生理醫(yī)學等現(xiàn)代高科學技術的產物。這種假肢的控制系統(tǒng),是由大腦神經支配肢體肌肉收縮產生運動時發(fā)出肌電信號,傳達到皮膚表面,控制系統(tǒng)接受信號后驅動微型電動機產生動作。它一般可以完成手指伸屈、手腕伸屈、手腕內外旋轉三組動作.它使用時直感性強,仿生效果好,是現(xiàn)代假肢的發(fā)展方向,適用于前臀部分缺損的殘疾者。
(6)聲控假肢:聲控假肢是一種由語言作為控制信號的外動力型假肢。這種假肢的特點是人類語言信號多,所以它產生的動作也多,比較容易滿足殘疾人生活自理的要求。它的優(yōu)點在于不受截肢患者傷殘程度、截肢時間長短等因素的限制,特別適用于上臂、全臂、或雙臂以及大腿、雙腿截肢的殘疾者。但是它的缺點是由于要發(fā)出聲音控制假肢,容易受到環(huán)境因素的限制,另外也容易受到他人語言的干擾。
2、下肢假肢
步行是人體下肢最基本的功能,下肢任何平面的截肢(足趾除外)都會給人的步行帶來困難。步行姿勢不良還會給一個人整體的美感帶來極大干擾。因此下肢假肢也是以盡可能恢復人的正常步行姿勢為基本目的的。目前下肢假肢可根據(jù)下肢不同的截肢平面分為幾大類:足踝部假肢、小腿假肢、大腿假肢、和髖關節(jié)離斷假肢。不論是那一平面截肢后假肢,都能達到支撐身體和步行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