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豆腐是廣東英德市九龍鎮(zhèn)當?shù)厝巳私灾奶厣珎鹘y(tǒng)小吃,屬于粵菜系。
在鄰近的黃花鎮(zhèn),因同系石灰?guī)r山區(qū),用優(yōu)質(zhì)山泉水做出來的黃花豆腐,也特別嫩滑鮮甜,別具特色。
據(jù)傳,很早時候,九龍鎮(zhèn)較少人做豆腐,九龍墟的豆腐大部分是黃花人做好拿過去賣的。
直到改革開放后,因九龍鎮(zhèn)地處交通要塞,且隨著英西峰林走廊風景區(qū)的進一步開發(fā),人流量增多,在九龍品嘗豆腐的人不斷增多,“九龍豆腐”遂被外人所了解,了解情況的當?shù)厝怂煊羞@個“黃花豆腐九龍出名”一說。
因此,可以說,無論是“九龍豆腐”抑或“黃花豆腐”其實是同宗同源,都是當?shù)孛牢都央取?/p>
豆腐這一品牌,如今作為英西峰林走廊的山水相連的九龍、黃花兄弟兩鎮(zhèn),應(yīng)攜手共同把當?shù)囟垢a(chǎn)業(yè)做大做強,共同作為品牌推廣,已顯得尤為重要了。
豆腐肉成型后,撤去木板、木格,用刀將其切成小塊即成。
是在白豆腐的基礎(chǔ)上將每塊豆腐放到燒紅的平底鐵鍋里煎炸即成。
在白豆腐的基礎(chǔ)上將每塊豆腐放到滾燙的油鍋里炸即成。
黃豆腐制作工序是最復(fù)雜的。豆腐榨成型后,將其切成小塊,用小塊白布將每塊小塊豆腐(每塊約100克重)包好,燒開鍋中水后加黃枝子(中藥名),然后將包好的豆腐下鍋侵染,約10分鐘后起鍋,用火焙約10分鐘即成。
選用當?shù)禺a(chǎn)的青豆(黃豆的一種),用石磨磨碎,去殼取肉(現(xiàn)在的豆腐坊用打漿機打漿,通常會省去這道工序)。
碎豆去皮后,把豆肉放進木桶里,加山泉水浸透(約需2—3小時)。
把已浸透的青豆肉,加少許山泉水放進石磨磨成豆?jié){(現(xiàn)在普遍采用打漿機打漿,省額很多功夫和力氣,但打出來的豆?jié){沒那么細滑)。
即過濾豆?jié){,把摸出來的豆?jié){,加適量的清水稀釋(以1市斤黃豆配15市斤清水為宜),然后將其倒進一條特質(zhì)的布袋里過濾,榨出純凈的豆?jié){,去掉豆渣。
將過濾后純凈的豆?jié){放進大鍋里煮,直到100℃為宜,然后倒進一個大木桶里,待溫度降至80℃左右,再加入適量的石膏粉,用木杓攪勻。
加石膏粉攪勻后,不得再搖動木桶,以免影響其凝結(jié)。5-10分鐘后,豆?jié){就會凝結(jié)成又白又嫩的豆腐肉了。這樣的豆腐肉當?shù)厝私凶觥岸垢?,亦即豆腐花?/p>
至此已可以食用,如將這樣的“豆腐生”加白糖攪勻即是甘甜可口、又滑又嫩豆腐花。然而,如果要制作其他品種的豆腐,還需要經(jīng)過如下幾道工序。
就是將凝結(jié)的豆腐倒進特定的、已鋪好潔凈白布的木格里,然后用白布封好,上面加一塊可以嵌進裝豆腐肉的木格的木板,再在木板上面加大石頭等重物進行壓榨,約30—40分鐘后再加得物壓榨,榨走水分,將豆腐榨成型。這一工序約需60-90分鐘。豆腐榨成型后就可以將其加工成白豆腐、煎豆腐、油炸豆腐、黃豆腐等不同的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