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建于16世紀的新圣母公墓位于莫斯科城的西南部,起初是教會上層人物和貴族的安息之地。據(jù)說,當時彼得大帝的姐姐索菲婭公主在這里被囚并葬身于此,因此,有些中國人干脆就把它叫做“俄羅斯的公主墳”。到19世紀,新圣女公墓才成為俄羅斯出名知識分子和各界名流的最后歸宿。該公墓占地7.5公頃,埋葬著2.6萬多位俄羅斯各個歷史時期的名人,是歐洲三大公墓之一。
新圣女公墓飽含著濃厚的文化韻味,墓主的靈魂與墓碑的藝術巧妙結合,形成了特有的俄羅斯墓園文化。新圣女公墓陳列了俄羅斯的整個歷史,每個墓碑都仿佛是歷史的一頁,而公墓的雕塑又各具特色,是整個俄羅斯雕塑藝術發(fā)展的縮影。
名人生前都會找到自己較中意的雕塑家,為自己雕刻一尊較能體現(xiàn)本人歷史價值的作品。世界出名的米格戰(zhàn)斗機設計者阿爾喬姆·伊萬諾維奇·米高揚的墓碑,設計的非常簡潔。一架插入云霄的米格戰(zhàn)斗機,清楚的反映了米高揚畢生的理想和追求。
河水順著堤壩奔流而下,形象地反映了岡得洛夫,為俄羅斯水電事業(yè)做出的突出貢獻。
坦克炮的設計師拉夫里洛維奇,他的墓碑更有特點。由于他設計的穿甲炮彈,可以穿透100厘米厚的鋼板。雕塑家就將他的墓碑設計成,一塊厚度為100厘米的彎曲鋼板的形狀,而墓碑上的三個彈孔,則形象地向后人炫耀著,這位武器專家研制的炮彈,威力是多么的巨大。
蘇聯(lián)出名的男高音歌唱家索比諾夫去世后,女雕刻家薇拉·伊格娜吉耶芙娜·穆希娜對他墓碑的設計,傾注了大量的心血。終于,一只垂死的天鵝形象,震撼了所有前來參觀的游客。這只美麗的天鵝,成為了索比諾夫靈魂的化身。
這座全世界特殊的公墓,飽含著濃厚的俄國文化韻味。墓主的人格身份與墓碑雕塑的巧妙結合,使全世界來參觀的游客,總是給予無盡的驚嘆與贊美。
2005年是前蘇聯(lián)解體后的第14年。俄羅斯人飽嘗了從一個超級大國解體的痛苦,車臣戰(zhàn)爭的硝煙,以及恐怖分子的血腥屠殺之后,在這個在貧富差距懸殊的冰雪之國,每一個俄羅斯百姓,都感到了生存的嚴峻和痛苦。在冰冷而忙碌的現(xiàn)實里,他們如何來撫慰自己受傷的心靈,他們的精神家園又在哪里呢?
在莫斯科郊外有一個新圣女公墓,埋葬了俄羅斯民族歷代的精英和驕傲。每天都會有大批的莫斯科市民來到這里,似乎只要在這里停留片刻,那些緊縮的心靈就會得到舒展和放松,平淡無奇的生活又會重新燃起希望的燭光。這里似乎有種魔力,引著一代代人前來朝拜。面對這塊神奇的墓地,我們產(chǎn)生了走進并探訪的沖動。
蘇聯(lián)解體后國家撥款急劇減少,新圣女公墓也面臨著巨大的生存危機。這里的土地已將近飽和,沒有更多地方可以埋葬新去世的名人了。現(xiàn)在許多富有的俄羅斯新貴,想通過捐助巨款,使自己也能埋在新圣女公墓。這種想法遭到了幾乎全體國民的反對,俄羅斯人不允許金錢玷污這塊圣地。